立春,气候变幻多端,尤其是上班族及喜欢宅居在家,长期在舒适稳定的环境中,人体对天气的变化难以适应,且人体适应能力下降时,呼吸、血液循环、代谢等机体功能都会出现种种症状,即

春季气象过敏症表现因人而异,可以有疲劳、困倦乏力、头晕目眩、焦虑、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腹胀腹痛、少食、胸闷、心跳加快、血压增高易激动焦虑、关节疼痛甚至旧病发作等。

2、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保健,增加营养和进行体育锻炼,多晒太阳,增加免疫抗病能力,使身体适应季节的气候变化,保持天气变化前后的生理平衡,预防气象过敏症的发生。

3、严重者及时就医。气象过敏症状严重者可去医院进行治疗,在咨询医生后,选择抗过敏药,药物治疗常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5—TA抑制剂。

依巴斯汀片为全身用抗组胺药,是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药,属于长效抗组胺药。

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次一片(10mg)或二片(20mg),一日一次;

2岁以下儿童:本品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老年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作剂量的调整。对于严重肝功能衰竭者,每日用量严禁超过10mg/日。

国外文献报道:12岁以上的病人中出现的大于1%的不良反应为:头疼(7.9%),嗜唾(3%),口干(2.1%)。在12岁以下的儿童,观察到的大于1%的副作用为头疼(11.7%),口干(2.6%),嗜睡(1.25%)。在大于12岁的儿童中报道的小于1%的不良反应如下:腹痛、消化不良、鼻衄、鼻炎、鼻窦炎、恶心和失眠。在小于12岁的儿童中报道其它小于1%的不良反应还包括:食欲增加、腹泻、皮疹、烦躁、情绪不稳、多动、口味改变以及虚弱。

有肝功能障碍或障碍史者慎用:对已知具有心脏病风险因素,例如QT延长综合症、低钾血症患者以及正在服用具有延长QT间期或CYP3A4酶抑制剂,例如吡咯类抗真菌药物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患者服用时需注意(参见药物相互作用)。由于依巴斯汀在服用后1至3小时内起作用,所以不适用急性过敏的单药紧急治疗。对驾驶和机械操作的影响:经过深入的研究表明,在建议治疗剂量下对人精神运动系统无影响。一项研究依巴斯汀对驾驶能力影响的试验表明,30mg以下的依巴斯汀对驾驶能力无任何不良影响。根据以上结论表明依巴斯汀在治疗剂量下对驾驶或使用机械的能力没有影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春暖花开空气中飘浮着各种花粉颗粒、杨柳絮、尘埃、尘螨、真菌等,因此对过敏性体质之人最容易诱发变态反应,引起过哮喘以及荨麻疹等。过敏性体质,尤其有上述病史者,要时刻注意远离过敏源。

1、注重生活细节。衣服、床上用品最好不用羽绒或蚕丝,因为一些哮喘病人对于动物羽毛、蚕丝过敏;不用地毯,每周将被套、床单、枕巾、衣服等用热水(50℃以上) 洗 1 次;天气转变的日子特别要注意不要着凉。进入室内时要脱衣,以免离开时反受寒。

2、饮食宜温热、清淡、松软,可少食多餐。除了忌食肯定会引起过敏或哮喘的食物以外,应避免对其他食物忌口,以免失去应有的营养平衡。

4、积极运动。应积极参加运动,同时应该作预防性措施,如运动前喷气管扩张剂,避免太剧烈的运动。

早春时节,寒流随时会杀个回马枪,刺激人体交感神经,使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心脑血管负荷加重、血压升高、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

一些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硬化和脏腑功能退化,很难适应气温骤升骤降的反复变化,轻则难受,重则突发意外。

1、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晚上睡觉不要过早换上薄被子。大风降温天气,应尽量少出门或不出门,如果必须出门要防止冷空气侵袭,尤其应注意身体末端的保暖,戴上帽子、手套,穿双暖和的鞋子。

2、按时用药。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不要因为天气转暖就随意停药,出门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